驚蟄|春回大地,靜待花開
分類:
新聞資訊
發布時間:
2020-03-05
瀏覽量
驚蟄|春回大地,靜待花開
驚蟄,古稱“啟蟄”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,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;太陽到達黃經345°時。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“啟”,為了避諱而將“啟”改為了意思相近的“驚”字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“二月節……萬物出乎震,震為雷,故曰驚蟄,是蟄蟲驚而出走矣。”此時節,春催萬物,不論是植物、動物,還是自然景觀,都有了新的活力,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古人稱動物入冬藏伏土中,不飲不食,為“蟄”。當春天的第一聲雷響起時,冬眠的動物被驚醒,人們便稱這天為“驚蟄”。故驚蟄時,蟄蟲驚醒,天氣轉暖,漸有春雷。


仲春遘時雨,始雷發東隅。
眾蟄各潛駭,草木縱橫舒。
翩翩新來燕,雙雙入我廬。
——陶淵明
上一篇:
3.8女神節,致敬最美“逆行者”
下一篇:
價格上漲,是好是壞?淺談當前氧化鋁市場